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

【学习】发布于03-17 阅0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

3、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幻想有比较好的制度出现,但它不能指出摆脱剥削制度的真正出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说明无产阶级才是创立新制度的社会力量,得出了阶级斗争是划分为对抗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结论。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即本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有三部分组成: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学,其中的代表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直接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

三是科学社会主义:其来源是19实际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代表人是西门,傅立叶,欧文。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用暴力推翻资本政权的方法,——这个基本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

列宁在这方面的新贡献在于:

(一)他利用巴黎公社和俄国革命的经验,发现了苏维埃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最好的国家形式;

(二)他从无产阶级同盟者问题着眼,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公式,规定了无产阶级专政是领导者无产阶级和被领导者非无产阶级被剥削群众(农民等等)的阶级联盟的特殊形式;

(三)他特别着重指出这个事实: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社会中民主的最高类型,是代表多数人(被剥削者)利益的无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它和代表少数人(剥削者)利益的资本主义民主是完全相反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看作相当长的并充满革命搏斗和国内战争的时期,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在这个时期内采取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和组织上的种种必要措施,以便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社会、没有阶级的社会、没有国家的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的旧社会。列宁是完完全全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基本原理为根据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

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

以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 辩证法

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

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马哲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地基本问题,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批判性是马哲的基本精神。批判,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

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马哲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和其他的错误观点和理论,进行毫不含糊的批判与斗争,指导现实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同各种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马哲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马哲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是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理论形式。

马哲是不断发展的,把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一,社会历史条件: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第二,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永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第三,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这是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以英国、法国占据了统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在德国占据了统治地位。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在欧洲各国迅速地发展起来,社会生产的规模日益扩大,世界性的贸易联系不断加强,交通工具愈加发达,使人们开阔了眼界,能够对社会历史发展作全面的了解,以便从中提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为新的世界观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日益显露出来。资产阶级对于封建阶级的全面胜利。使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贵族等级与第三等级的矛盾转变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其中表现就是30年代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这些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已经由分散的自发斗争,发展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联合运动,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因此,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有代表自己的利益,指导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马克思议哲学正是适应这一历史任务而产生的。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自然科学从原来的以分门别类研究为主的“收集材料的科学”,进入了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给予理论说明的“整理材料的科学”,如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有机化学等科学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特别是细胞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给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细胞学说提示了各种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律说明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同一性关系;生物进化论揭示生物物种进化发展的辩证法。总之,正如恩格斯说的:“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提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联系的清晰图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还有它的理论来源。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吸收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收了它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和宗教、伦理的唯心主义,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彻底贯彻到历史领域,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世界观,作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还吸收了其它方面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思想。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作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提出了建立无阶级社会的理想;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提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这些都为新的世界观科学地考察历史发展的规律准备了必要的思想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除了上述科学历史条件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和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同各种思潮和派别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在这一斗争中,他们也经历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上的洗礼,自己逐步从唯心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在革命实践中,他们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总结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分析和概括了大量的社会历史和自然科学材料,进行了艰苦的理论研究,从而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空前的革命,使哲学真正变成为科学。但是,它没有结束哲学的发展,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为哲学思想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恩格斯说得好:“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地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同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在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概括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先后写下《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标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