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痰饮_Tan Yin08-17

    痰饮_Tan Yin归属于中医科,痰饮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这是广义的痰饮,其中痰和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所谓“积水成饮,饮凝...

    查看详情 >>
  • 隔盐灸_Ge Yan Jiu08-17

    隔盐灸_Ge Yan Jiu归属于中医科,隔盐灸是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是指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施灸的方法,因本法只用于脐部,故又称神阙灸。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用以治疗霍乱等急症。后世的医籍...

    查看详情 >>
  • 元气不足_Yan Qi Bu Zu08-17

    元气不足_Yan Qi Bu Zu归属于中医科,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

    查看详情 >>
  • 少阳病_SHso Yang Bing08-17

    少阳病_SHso Yang Bing归属于中医科,伤寒六经病之一。外感病邪在半表半里所致的证候。以口苦,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多呕,默默不欲食为特征。少阳病或来自太阳;或起病即为少阳病的,乃因气血衰弱,邪气内入,...

    查看详情 >>
  • 气滞血瘀证_Qi ZHi Xue Yu Zheng08-17

    气滞血瘀证_Qi ZHi Xue Yu Zheng归属于中医科,气滞血瘀证,中医病证,属气血同病。指气机运行阻滞,以致血液运行障碍,而气滞与血瘀并存。以腹内癥块、刺痛或胀痛、拒按,或局部青紫肿胀、疼痛,舌紫或有斑点,脉弦涩等为常见证候...

    查看详情 >>
  • 泥灸_Ni Jiu08-17

    泥灸_Ni Jiu归属于中医科,泥灸是一种在人体特定部位通过用泥药热灼和熨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的治疗方法,其涵义是热灼和熨烫。泥灸是传统蜡灸的基础上加上矿物泥和藏红花、雪莲花、当归、川芎、鸡血藤、狗脊...

    查看详情 >>
  • 天灸_TIan Jiu08-17

    天灸_TIan Jiu归属于中医科,天灸,灸法之一。出自《针灸资生经》。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

    查看详情 >>
  • 痧_Sha08-17

    痧_Sha归属于中医科,感受时令不正之气,或秽浊邪毒及饮食不洁所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病证。又称痧气、痧胀。临床上以突然头晕,头痛,脘腹胀闷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四肢挛急,甚至昏厥,唇甲青紫,或于...

    查看详情 >>
  • 滞气_ZHi Qi08-17

    滞气_ZHi Qi归属于中医科,滞气,中医病证名,即郁气,指气机淤滞不畅,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以胀闷、疼痛、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并发血瘀证。临床也常称为气滞、气郁、气...

    查看详情 >>
  • 肝胆湿热_Gan Dan SHi Re08-17

    肝胆湿热_Gan Dan SHi Re归属于中医科,肝胆湿热,病证名。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酒,过食肥甘辛辣,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而化热,阻遏肝胆而成。证见胁肋胀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