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当年为什么不反02-16
曾国藩在打败太平天国后,确实有实力反,曾国荃就力劝曾国藩反清,曾国藩如果想反,当时的湘军都会跟着他,如果曾国藩真的扯起反旗,在当时胜算不大。曾国藩身经百战,是后世公认的厚黑学鼻祖,所以这就注定了曾国藩不会鲁莽行事。曾国藩如果反必然考虑到李鸿章左宗棠的真实态度,曾国藩对李左二人有提携之恩,可是在谋反这几大事面前曾国藩不能保证这......
查看详情 >> -
赵佗为什么不救秦国02-16
首先,赵佗并没有救援秦国的意愿,他已经定下了割据岭南、自立为王的计划。中原动乱之后,他封闭了边关,除掉了与他不一心的秦国官吏,在岭南当起了土皇帝,另外,赵佗也没有能力救援秦国,当时中原反秦义兵上百万,秦国已经彻底失去了人心,赵佗去救援秦国,也是自取灭亡。......
查看详情 >> -
为什么宋朝敢直接对北汉皇室成员杨业委以重任02-16
宋朝敢直接对北汉皇室成员杨业委以重任,因为杨业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硬抗宋军三次,直到北汉皇帝投降后亲自到城下劝降杨业,所以宋太宗认为杨业忠义,宋朝有严密的调兵程序,宋朝不像是晚唐五代的武将,可以自由调兵,宋朝有严密的调兵程序,调兵需要有政事堂草拟皇帝签署用印的圣旨、枢密院的调兵文书、三衙的调兵令,三者缺一不可,没有完整的文书,......
查看详情 >> -
为什么称刘备为使君02-16
因为汉时称...
查看详情 >> -
为什么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02-16
此说缘于徐增的《而庵诗话》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摸,摩诘精大雄氏之学,篇章字句,皆合圣教。”意思是:诗歌总是离不开才华的。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我看合乎天才的是李白,合乎地才的是杜甫,合乎人......
查看详情 >> -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02-16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以武力压迫革命派,并命其党羽联名通电,宣称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抵抗”。帝国主义列强调动军舰在长江游弋,为袁世凯助威,并攻击孙中山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在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等则从内部施加压力,大造大总统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便早日结束革命。一些革命党人甚至主张只要......
查看详情 >> -
猪八戒在保唐僧西天取经之后被如来佛称为什么02-16
猪八戒是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所作《西游记》中登场的虚拟角色。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浑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会天罡数的三十六般变化,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一直倾慕容貌过人的霓裳仙子。《西游记》中各路神仙基本借鉴了正统道教神仙录,由高老庄一集猪八戒提及可见,猪八戒......
查看详情 >> -
为什么平定安史之乱功劳全在朔方节度使02-16
朔方节度使,统领朔方军,对平定叛乱起到关键性作用。安禄山造反之前,原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因是安禄山近亲被撤换,由朔方右厢兵马史、九原太守郭子仪接任节度使,朔方军接连收复长安、洛阳,极大的鼓舞了唐军士气,统帅郭子仪战功赫赫,被封司徒、代国公、食邑千户。不久,郭子仪入朝谢恩,肃宗以罕有规格接待他,并抚着郭子仪的背部感叹道:”虽吾之国......
查看详情 >> -
老子中为什么用玄德形容道02-16
老子《道德经》中所讲的德是涵盖天地的,人”在老子的概念里,是处于仁的层次。易经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大德就是指天地之至德。故《道德经》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但有大德,仁只是人的层次。失道而后德。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故老子的德,即天一与地二。故《道德经》曰: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物的层次在三以上。......
查看详情 >> -
为什么有人讨厌公知02-16
公知”即公共知识分子”。有人认为,满足这两个条件就是公知;足够出名,经常对社会公共事物发表看法”。又有人认为,公知是抱着大树喊砍树的人”。公知争斗”的本质,是通过品牌竞争”去争夺意见市场”的市场份额”,利益分化的程度、透明度及利益的表达与分配机制,根本没有改变公知争斗”的本质,不同的仅仅是公知争斗”的方式;通过展望一个美好......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