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梅故居【江苏旅游景点】05-14
吴梅故居,是我国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吴梅老先生(1884―1939)的故居。是一栋典型的苏州民居,墙门间北面是一个天井,天井北的二层小楼东屋就是著名的奢摩他室―――吴梅藏书楼。墙门间西面也是一个天井,落地长窗后是大厅,厅上有楼,楼又分东西两厢。大厅北是中宅门,其上砖刻“乐居安天”四字系吴梅手书。蒲林巷,吴梅故居,吴梅故居简介,吴梅故居-苏州市姑苏区吴梅故居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长鎏村【江苏旅游景点】05-14
长鎏村位于阊门内下塘崇安里北。南起东角墙,北至前同仁街,东至宫弄,西至久福里。民国初年由上海富商兴建的里弄式建筑,取其两个儿子“长”、“鎏”之名合成村名,含有金钱长流不息之意。建筑共六排,每排楼前东西向道路均称长鎏村,各长33米,宽4.5米,长鎏村,长鎏村简介,长鎏村-苏州市姑苏区长鎏村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冯桂芬祠【江苏旅游景点】05-14
冯桂芬祠建于光绪元年(1875),共三路两进,祠门高大、两旁八宇墙,享堂为硬山顶,面阔三间13.3米,进深14米,高9.2米。梁架扁作,柱梁壮硕,前廊双翻轩,檐下列十字牌科,出靴脚昂。青石鼓墩柱础。堂外砌有高20厘米的露台。堂内有左宗棠撰并书《中允冯君景庭家传》碑一方。堂前为石板广庭,纵深26米,左右设廊庑各八间,西路,冯桂芬祠,冯桂芬祠简介,冯桂芬祠-苏州市姑苏区冯桂芬祠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残粒园【江苏旅游景点】05-14
残粒园是古典园林建筑,位于苏州市装驾桥巷34号,始建于清代。宅园面积2390平方米(一说5.02亩),其中花园140平方米(0.21亩)。住宅分三路。门厅、轿厅、大厅、后楼及花厅都较完整。宅北部一花园早废。残粒园在东路花厅东侧,原称东园。吴待秋取南唐李煜“红豆啄残鹦鹉粒”(一说唐杜甫“香稻啄馀鹦鹉粒”)句意,命名“残粒,残粒园,残粒园简介,残粒园-苏州市姑苏区残粒园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外五泾弄近代住宅【江苏旅游景点】05-14
外五泾弄近代住宅位于阊门内下塘街外五泾弄6号,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这处住宅原为谢氏别墅,为一幢两层砖木混合结构西式建筑。坐北朝南,正门东向,门前有停车台。南面设廊,内为客厅,通间落地长窗,外有露台高0.4米,前砌石阶踏道。楼房立面以现代建筑简洁平直线条为主,墙面采用粉色瓷砖贴面装饰,外廊为磨光石,外五泾弄近代住宅,外五泾弄近代住宅简介,外五泾弄近代住宅-苏州市姑苏区外五泾弄近代住宅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博习医院旧址【江苏旅游景点】05-14
博习医院位于十梓街苏州大学西门外,是美国南方监理会在中国苏州创办的一所西医医院。博习医院动工后,建成了8幢建筑,分别有门诊、内、外科、手术室、戒烟室、宿舍、洗衣房及厨房,当时设病床30张,这是其中最主要一幢建筑,外观朴实。史料记载,1883年,在美国教会拨款和苏州地方人士的捐助下,博习医院正式破土动工,由两,博习医院旧址,博习医院旧址简介,博习医院旧址-苏州市姑苏区博习医院旧址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沈德潜故居【江苏旅游景点】05-14
沈德潜故居位于带城桥路阔家头巷26号,坐北朝南,东邻古典园林网师园,建成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之前,原有七进,200多年来几易其主,轿厅及后进楼厅、花园先后废弃。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德潜故居仅留存照墙、门厅、大厅及贯穿前后的东备弄,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其中大厅教忠堂面阔三间10.8米,纵深11.6米,梁,沈德潜故居,沈德潜故居简介,沈德潜故居-苏州市姑苏区沈德潜故居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王氏��裕义庄【江苏旅游景点】05-14
王氏��裕义庄位于市郊横塘镇,原跨京杭运河。始建年代无考,明清二代曾重修。民国十七年(1928)重建。东西走向三孔石拱桥,长38米,中宽3.70米,中也矢高5.60米,净跨8.50米,两边孔较小。花岗石构筑。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置。西端引桥分南北落坡,东端引桥在河中折北落坡,经堤岸通驿亭。东次孔内有纤道,王氏��裕义庄,王氏��裕义庄简介,王氏��裕义庄-苏州市姑苏区王氏��裕义庄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救国里【江苏旅游景点】05-14
救国里位于养育巷长春巷北,由六幢二层楼构成的民国建筑群。救国里的建造者是苏州一位著名爱国人士,李根源的莫逆之交张一��(1867-1943)。张一��,苏州吴县人,曾任徐世昌内阁教育总长,国民参政员。他与李根源二人在苏共同致力乡村改革、农村办校传播文明,营救“七君子”,舍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赢得了苏州人民乃至全国各界爱国人,救国里,救国里简介,救国里-苏州市姑苏区救国里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 -
交通部苏州电报电话局旧址【江苏旅游景点】05-14
交通部苏州电报电话局旧址位于闾邱坊巷11-21号,青砖外墙,二层东西大约30米,南北宽约10米。建筑正厅有四根罗马式廊柱,上有露台及栏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苏州开始有电话,当时叫“德律风”,由湖南人马伯亥私人创办,局址设在阊门内下塘泰伯庙内,当时电话为稀罕玩意,最初一批装电话的用户有:江苏巡抚衙门、藩,交通部苏州电报电话局旧址,交通部苏州电报电话局旧址简介,交通部苏州电报电话局旧址-苏州市姑苏区交通部苏州电报电话局旧址旅游指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