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湿_Shu Shi08-17

    暑湿_Shu Shi归属于中医科,暑湿,即暑热挟湿。以胸脘痞闷、心烦、身热、舌苔黄腻为主证。多发生于夏令季节,暑湿俱盛之时,尤以南方为多见。其以发病较急,初起见有身热、头身重病、微汗、口渴、脘痞等暑湿郁遏...

    查看详情 >>
  • 太阳病_Tai Yang Bing08-17

    太阳病_Tai Yang Bing归属于中医科,太阳病,中医病证名。六经病之一,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太阳又称巨阳,统摄营卫...

    查看详情 >>
  • 热中_Re Zhong08-17

    热中_Re Zhong归属于中医科,病症名。指内热。《素问·脉要精微论》:“粗大者,阴不足阳有馀,为热中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牵牛子》引李杲曰:“况饮食失节,劳役所伤,是胃气不行,以火乘之,肠胃...

    查看详情 >>
  • 燥邪犯肺证_Zao Xie Fan Fei Zheng08-17

    燥邪犯肺证_Zao Xie Fan Fei Zheng归属于中医科,病证名。燥邪犯肺证又称燥气伤肺证。本证是外感燥邪或感受风热,化燥伤阴,以肺阴耗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症状的概称。...

    查看详情 >>
  • 振栗_Zhen Li08-17

    振栗_Zhen Li归属于中医科,证名。身体畏寒而颤抖。因虚寒或热郁所致。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司天之政……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闭。”张志聪注:“民病嗌塞、振栗...

    查看详情 >>
  • 胆热_Dan Re08-17

    胆热_Dan Re归属于中医科,中医病证名。又名胆气热。指胆经受邪化热。因与肝互为表里,肝胆之证多兼见,症见胁肋胀痛、烦闷躁乱、头痛、眩晕、黄疸、口苦咽干、呕吐苦水、或见寒热往来、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查看详情 >>
  • 胃阴虚_Wei Yin Xu08-17

    胃阴虚_Wei Yin Xu归属于中医科,胃阴虚(deficiencyofstomachyin),中医证候名,又称胃阴不足,指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类证治裁·脾胃》。症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

    查看详情 >>
  • 肝着_Gan Zhe08-17

    肝着_Gan Zhe归属于中医科,肝着,出自《金匮要略》:“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是指因情志所伤或寒热失调导致肝经气血郁着而不行反注入肺而引起的一系列症候表现。常见于...

    查看详情 >>
  • 肝脾不和证_Gan Wei Bu He ZHeng08-17

    肝脾不和证_Gan Wei Bu He ZHeng归属于中医科,肝脾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两脏关系失调,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症。又称肝脾不调。临床以胁腹胀痛为主要表现。常见于泄泻、腹痛、胁痛、鼓胀、月经不调,以及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

    查看详情 >>
  • 自汗_Zi Han08-17

    自汗_Zi Han归属于中医科,中医病症名。自汗属于中医汗证范畴,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白昼汗出,动辄尤甚者,称为自汗。《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夫自汗者,朝夕汗自...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