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定喘穴的作用:治疗哮喘
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
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
肩井穴的作用: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
秉风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肩凝
天宗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
臑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臂酸痛
膈俞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
魂门穴的作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
脾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
京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
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嵴强痛
气海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痔疮
关元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
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嵴强痛
秩边穴的作用: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
白环俞穴的作用: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
会阳穴的作用: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
如果有帮助到你,希望能采纳!

背部主要有: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门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风门穴、肝俞穴、肾俞穴、厥阴俞穴、 小肠俞穴、肺俞穴、胆俞穴、膏肓穴、三焦俞穴、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穴、关元俞穴、膀胱俞穴。
补:灵台穴、筋缩穴、中枢穴、悬枢穴、肩中俞穴、附分穴、天髎穴、秉风穴、臑俞穴、肩贞穴、大杼穴、督俞穴、气海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长强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胞肓穴、秩边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 以上穴位依次分布在督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人体经络上 经典穴位推荐
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称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风门穴
定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常用于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颈项强痛、腰背痛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膏肓穴
定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肩胛骨内缘,抱肘取穴。
主治:常用于咳嗽、气短、健忘、遗精、阳痿、盗汗及诸虚百损的治疗。
至阳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灵台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肾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补益脑髓,强壮腰肾,止咳定喘,聪耳明目。适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健忘失眠、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气喘、肾不纳气、小儿发育不良、诸虚百损等病症。有全身强壮作用,对肾虚、肾炎有一定的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痛的感觉,用力不可过大,时间可稍长一些。
为大家介绍最为全面的背部穴位,需要的朋友快快选择收藏吧!
肩中俞
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于大椎侧面2寸处。其主要主治呼吸道系统病症,如:哮喘、支气管炎等。经常按摩还能够有效缓解视力减退、腰背疼痛等问题。
三焦俞
三焦俞穴位处于人体第一腰椎棘突之下,于大椎侧面1.5寸处。其主要作用于腰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对于腹胀且有妊娠反应的女性,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风门穴
风门穴位于背部胸椎2节与三节之间,处于大椎侧面2cm处。经常按摩风门穴能够有效去除风邪,缓解后背疲乏、无力等症状。
心俞穴
心俞穴位于人体第五节胸椎棘突下方,大椎侧面1.5寸的位置。按摩心俞穴能够有效缓解心慌烦闷、口渴不适等症状。此外,心俞穴还能够治疗恍惚健忘、心悸等病症。
胆俞穴
胆俞穴其位于人体第十节脊椎椎突下方,大椎侧1.5寸位置处。胆俞穴有疼痛感多为黄疸病病症反应,其也多为下肢麻木反射区域。
膏肓穴
膏肓穴位于人体背部,第四节胸椎椎突下侧,大椎侧3寸左右。膏肓穴主治人体肩膀僵硬、酸软等症状,长期按摩能够缓解肩颈肿痛等症状。
肺俞穴
该穴位位于人体第三节脊椎椎突下方,大椎旁开1.5寸位置。如果肺俞穴有隆起的情况,多为胸中有肺热、且伴随呼吸道疾病镜框。经常按摩肺俞穴能够缓解皮肤肿痛、气喘咳嗽等病症。
膀胱俞
膀胱俞主要卫浴人体第二骶椎椎突之下,大椎旁开1.5寸的位置。如果膀胱俞有椭圆形的结节,大多为遗尿症预兆,按压有疼痛感则多为腰痛、下肢麻木的前兆。
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人体第九届脊椎椎突下方,大椎旁侧1.5寸位置。如果肝俞穴有结节,则多半为失眠、头晕等症状前兆。一般情况下,肝俞穴有棱状结节多为腹胀、黄疸的病发前兆。
小肠俞
小肠俞位于人体第一节骶椎棘突下方,旁侧1.5寸位置。小肠俞如果出现气泡转动感,一般为女性子宫下垂的表现。而有椭圆形结节,则多半为头晕、颈部疾病的前兆。
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人体脊椎椎突下方,大椎侧面1.5寸位置。一般情况下,如果肾俞穴有结节症状,多为尿血、腰痛以及阳痿的前兆,同时也会伴有耳鸣、头晕的症状。
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 按揉肩贞穴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以上背部按摩需要别人来帮助按摩,有种按摩手法自己也可以做哦。

自己按摩:背蹭门框法
在中医看来,人的背部有两条大经脉,其上分布着一些重要穴位,当相应内脏出现病变时,就会在这些穴位表现出来。如果能在身体没有感觉痛时就按压穴位,将有保健之效。由于针灸理论中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说法,所以,人们可以不知穴位的确切位置,只要按压经脉大概位置就可以了。因此,作为日常保健,建议可以试试背蹭门框法。
先用背部正中的脊椎骨(即督脉)对准门棱,向门框上轻轻挤压,并上下轻度蹭动,每分钟大约做20下,尽量把整个脊柱都挤压一遍。在上下蹭动时如发现一处特别痛,可在此处做左右轻度晃动,并连续几天在此处由轻到重地按压。在脊柱两旁各1.5和3寸处重复上述动作。只要持之以恒,就将体现出一定的保健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颈部最好改用手按压;如压痛点长时间不消失,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